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关于民族音乐剧《印象国乐》的两篇评论

编者导语:
    2013年8月26日,中央民族乐团携手著名“印象派”导演王潮歌共同打造的民族音乐剧《印象国乐》首演于北京国家大剧院。2014年《印象国乐》来到上海,于4月26、27在文化广场连演两场。一时间,这部以传承、弘扬民族音乐为主旨的“创新乐剧”,对民族乐坛形成了强大的“冲击波”。在音乐中感动,在惊艳中盛赞,在思索中考量……,众多的“音乐人”各抒己见,自然是不乏真知灼见。
    在此,编者选录两篇发表于2013年9月9日《中国艺术报》同版的评论文章,与各位同好分享。


印象很深 国乐很浅
作者:刁艳
核心观点:民族音乐在当代已然到了被供奉、去呼喊、去乞求的绝境吗?只能在舞台上对观众直陈,向世人高声乞怜,而非用听觉艺术的本真来打动人心吗?  
    本年度最让人期待的民族音乐大作,非中央民族乐团《印象•国乐》莫属。这一颠覆传统民乐甚至所有音乐会演出形式的“民族乐剧” ,在正式公演之前,即以强大的主创团队及其掷地有声的理念让人神往—— “我们要用这场音乐会告诉大家,演奏家是最值得尊重的” 、“这是现代人站在民族乐剧对面对他的敬礼,是每个乐手怀抱乐器向民族、向祖先的一次敬礼” 、“将中国民乐贴上时代和时尚的标签”等等。这些,是这个时代的民乐人共同的期待,哪个活在当下身在其中的中国音乐人、音乐爱好者能不为之动容呢?然而,从现场观感而言,你不得不遗憾地说,印象很深、国乐很浅,种种美好的梦想,依然在音乐中沉睡。
  让一贯用音乐表达自我的演奏家开口讲话,是《印象•国乐》的颠覆性手法。“您是谁?您今天为什么到这里来听一场音乐会……我代表我们中央民族乐团的所有人,谢谢您! ” ,演出以低垂的大幕前,乐队指挥与观众的轻声诉说开始。指挥用深深的鞠躬表达完对观众到来的谢意后,大幕拉起,中央民族乐团的演奏员们整齐地排列在舞台,共同鞠躬致谢。这本来应该在剧目谢幕时的鞠躬不禁让人颇感错愕。随后,二胡、中阮、古琴、筚篥和箫、笛子等主奏乐器、环绕立体声小鸟乐、弦乐合奏、敦煌复原乐器的展示和大乐队合奏,用十个单元讲故事的方式依次上演,不同乐器和不同演奏形式反复呈现同一主旋律,舞台灯光和布景始终是昏暗、沉重的,直至最终曲终人散,各个声部演奏员在反复鞠躬谢幕之后,指挥独自在舞台指挥着空荡荡的座椅直到黯然离开……在每个桥段,演奏员们除了演奏,都会登台讲述对各自乐器的情感或者一些小故事,每每终了,总会宣誓般地高喊着“有一种信仰(生命、语言、穿越、自由、想象、传承等)叫国乐! ” 。随着表演的进行,无限的悲情从心中升起,民乐和民乐人,似乎承载了太多太多生命的沉重和现实的无奈。整场音乐会在不断地提醒你:用音乐、用演奏、用乐器,在这个时代是无力、苍白的;必须用宣誓、痛陈、或者嘶吼的语言,来“乞求”观众和时代的一点点关注和尊重。而,那一次次深深的鞠躬,除了真诚更多的是悲壮,却无法让座位上的你坦然安然地接受这来自国宝级音乐家的致谢。
  “致敬民族音乐” ,是《印象•国乐》的又一宣言。无论是“敦煌大曲”中呈现的五十多个品种、八十多件复原自莫高窟的敦煌乐器,还是散落在其它桥段中的千年前的笛声、三生三世的“筚篥和箫”之恋、还是演员复古的服装、水墨画般的舞美及朵朵白莲、荷叶、祥云等颇具中国古典情怀的舞台道具,都无不在尽其所能地勾勒民族音乐的悠久历史。从实际观感而言,也基本达到了主创期待的效果。然而,该剧在极力铺陈历史元素的同时,恰恰忽略了历史与当代的交汇,呈现当代民乐和民乐人状态的处理相当薄弱。如此一来,就把活色生香的民族音乐生生地关在了当代艺术的大门之外。不仅没有为民乐贴上时尚、现代的标签,反而显得暮气沉沉,了无生趣。在这种语境下,致敬民族音乐的初衷莫名其妙地转向成了为民族音乐奏响的“挽歌” 。而在舞台上穷尽心力表演的演奏家们,那种种关于坚持民族乐器梦想的自述和呐喊,也无奈地成了末世的绝唱。他们,似乎成了与世隔绝、自成一众的民乐怪人!
  “在这个时代,在匆忙紧张的生活中,急切浮躁的心境下,您需要听一场音乐会吗? ”这是导演王潮歌的发问,她把听音乐会称为是“奢侈” 。因为有这份“珍贵” ,导演力图将民族音乐端上高坛供人瞻仰、爱慕、认知。这是无可厚非甚至是让人感动的。但,笔者疑惑的是,民族音乐在当代已然到了被供奉、去呼喊、去乞求的绝境吗?只能在舞台上对观众直陈,向世人高声乞怜,而非用听觉艺术的本真来打动人心吗?现实似乎不是如此。而就所有音乐表演而言,不管在哪个舞台,动人的是纯真而现代的音乐、是演奏家大气高贵的仪态,需要的是一份沉稳的自信、是一种自强不息的状态。这些,无关所谓表现形式的创新、无关你为音乐付出的艰辛、也无关音乐家的身世和故事、更无关音乐会结束后空空舞台的一地失落。
  很遗憾,在《印象•国乐》中,民族音乐被无意中抽离了,抽离了这个时代,仿佛进入了历史的真空,民乐人不食人间烟火,吟唱着祖先传唱至今的曲调,找不到属于当代的家园和舞台。之所以说“抽离” ,是因为笔者亲眼看到近年来民族音乐的地位在步步提升,民族音乐人生活富于活力、他们传承并创造着属于这个时代的音乐而让人心生敬意,他们自信满满、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肩负的民族使命。而这份使命感,源自对从小相依为伴的乐器的依恋,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种依恋恰恰并非民族音乐人所独有,只要你是中国人,就无法摆脱血脉中民族音乐的心灵羁绊。
  最后,笔者依然要致敬《印象•国乐》的主创团队和所有演奏家们!因为《印象•国乐》的独特,和因为这份独特引发的音乐界的种种思考。

还国乐以人格特征
作者:肖文礼
核心观点:完美的视觉呈现,不是对音乐本体“主角地位”的干扰,它同样对艺术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是国乐多元化时代来临之必然前景。  
    《印象•国乐》由中央民族乐团团长席强创意,倾六年心血筹划、三年时间磨炼,是一台以创新为手段、突破常规、大胆越界的民族音乐会。音乐会的序幕从检票口开始,开场之前,通往歌剧院的水长廊、铜门内外、咖啡厅两侧、四个入场口及贵宾通道,二十余位演奏家手持乐器、或坐或立,倾心演奏。观众可以在进入剧场的那一刻起,零距离的感受音乐,亦可以驻足阅览每一位演奏家旁矗立的简短介绍。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有效普及,它试图告诉人们国乐的历史厚重感,又告诉人们国乐并非遥不可及。
  整场音乐会,演奏家、作曲家、指挥家在台上直面观众,讲述自己真实的故事,还音乐以人格特征,用音乐去收集记忆、激发想象,在想象中感知与升华。演奏者们不再是隐藏在乐器背后的弹拨者,他们是文化的传承者,是音乐的英雄。因此,大乐队不必像定海神针般坐镇全场,每一位乐师和每一件乐器的音乐性格都可以淋漓尽致地表述,细腻贴切的旋律与表演相得益彰,戏剧的冲突更为扣人心弦。
  这是一个全新的模式,更是一个崭新的高度。具体的说,当音乐不只是聚焦在音乐本身,而是聚焦在“制造”音乐的人之时,我们对音乐的感知已进入更为深层的理解。因为,音乐是人的产物,感悟一段音乐,更重要的是感悟产生它的音乐行为,确切的说,必须了解包括聆听者、演奏者和创作者发生的所有事情。 《印象•国乐》做到了。
  担任音乐会作曲的是中央民族乐团驻团作曲家姜莹。亲历过音乐会的观众一定不会忘记两条贯穿始终的主题旋律,但也一定不会想到如此深邃柔美的第一主题竟出自“80后”的作曲家之手,同样不会相信如此磅礴大气的第二主题竟出自女性作曲家之手。借用王潮歌的话:“小心脏里可以蹦出个强烈的曲儿! ”业内人士都知道,作曲是极为辛苦的工作,这也是国内女性作曲家寥寥无几的原因。 《印象•国乐》却对作曲家发起新的挑战,姜莹告诉笔者,这是一次完全不同于往常作品写作的工程,以往的写作,只需要将一首首的曲子完整呈现即可, 《印象•国乐》要求以戏剧串联的曲目方式一气呵成,这需要作曲家与导演甚至演奏者之间长期的磨合,于是,工作量也比常规写作翻了数倍。当然,创作出一部好作品,付出艰辛只是“必要条件” ,“充分条件”却与一个人的才华休戚相关。按照姜莹的思路音乐必须打动人心,任何的作曲技法都必须以此为中心。然而迸发出一段可以打动人心的音乐是任何作曲者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当看到现场许多观众不自觉地落下泪来,便理解了,有时候一段简洁的旋律会比一部复杂的无调性作品更具价值。
  《印象•国乐》是一场真正的视听盛宴。在这场盛宴中,所有的服装、舞美、灯光、动作造型,都是构成艺术作品有机整体的一部分。笔者认为,完美的视觉呈现,不是对音乐本体“主角地位”的干扰,它同样对艺术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是国乐多元化时代来临之必然前景。
201436105136[1].jpg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