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扬鞭”一曲四十年,好寂寞。

经常在一个“弄笛”的朋友家看他摆弄几根竹子,铰挖几下笛孔,试奏几下笛音。听他吹得最多的是那首耳熟能详的笛子独奏曲《扬鞭催马运粮忙》。此曲诞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距今已将近四十年。他说他喜欢这首很有味道的曲子,他是吹着这首曲子长大的。
有些感慨零零碎碎,不知能不能串在一起。
      ●一曲“扬鞭”四十年,足以证明源于民间的那种鲜活而朴实的音乐形象,具有足够的“醇度”,是最广大的百姓所爱,也因此具有了最强大的生命力。
      ●吹了四十年最爱的还是一曲“扬鞭”——能够在老百姓的“叫好”声中流传的佳作实在太少。“马儿”太寂寞。
      ●据说现在的民族音乐作曲家们都不屑于去采风,而热衷于玩作曲技巧,玩非洲擅长的节奏,玩欧美擅长的和声,玩无调性音乐而将东方擅长的琅琅上口的旋律讥为“小儿科”,非常自恋地以“让人听不懂”作为成功标志,最终达到“音响越来越丰富,音乐越来越模糊”的莫名效果。
      ●又据说现在的音乐院团领导为了“音乐政绩”,只能多多参加国外的音乐作曲、作品比赛。为了迎合海外的作曲标准,只能忽略了“海内存知己”的“古训”,把“文艺为工农兵服务”变成 “文艺为‘评分表’服务” 了。
      ●其实说得现实一点,“文艺为工农兵服务”其最大的好处就是利于作品的推广和流传。那么多作曲家只顾在“象牙塔”中享受“曲高和寡”的乐趣,纵然是百姓的“不幸”,又何尝不是作曲家们的“不醒”呢。
      ●一直很纳闷,有那么多专业的作曲家,为什么音乐市场上民族音乐就是干不过流行音乐呢?后来似乎有些明白了,就在民族音乐的作曲家们竭力追求必须“协奏”才成的“大作”时,“周杰伦”们觉得一阵风似的《双截棍》舞累了,开始打造《青花瓷》了,连“青歌赛”的佼佼者“中国武警男声合唱团”,也倒在了有滋有味、琅琅上口的《菊花台》上。“周杰伦”们知道不能光顾着自己过瘾,更得让广大的“工农兵”过瘾,这样自己也许才能在“音乐市场”上长久地“过瘾”。
      ●“扬鞭”一曲四十年,老百姓好寂寞。非常期盼民族音乐的作曲家们,在埋头于“协奏曲”之余,写几首老百姓能玩得了的“小曲”,权当是舒筋活血放松一番。

                                                                 中乐图鉴特约评论员  悠远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