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年的时候,参加过一个公司的庆典活动,其中有一个活动环节令人印象深刻。先有两位业余钢琴演奏考级达到八级和十级小姑娘演奏了考级的曲目,之后是一个“拷贝不走样”的活动。一位著名钢琴家演奏了“简单版”的“黄河”和“舒伯特小夜曲”的乐句,再让两个小姑娘分别“复制”。结果,面对大大低于考级曲难度的两个乐句,她们全然没有了演奏考级曲的自信和娴熟,甚至连旋律线也找不到。虽然是两首很“灿烂”的名曲,但练琴多年的她们说:没听过。
之后她们也让钢琴家“复制”了他们的考级曲,在近距离耳闻目睹了钢琴家“演绎性”的高水平发挥,她们发出了由衷的感叹:现在知道什么是五体投地了。
实事求是地说,近几年来理性面对业余音乐考级已经形成一种共识,但为考级而学音乐的动机依然是一根无形的指挥棒。无数的培训老师注重培养了学生的考级能力,以音乐“速制”取代了是音乐素质,以至很多学生只会演奏音符而非音乐,考级证书也往往变成了仅仅能弹几首“考级曲”的证书。
据新加坡的朋友介绍,那里的学校“华乐”是长盛不衰,尤其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合乐,集体“玩”音乐,而不是长时间地关在家里“闭门造音”。这样的模式让孩子们得到的不仅仅是乐感,更多的是音乐的美感。
曾经参与一次上海市青少年的古筝演奏比赛。主持人在每个参赛小朋友演奏之前会进行2分钟的“放松聊法”,遗憾的是小选手们面对《浏阳河》在哪里、《茉莉芬芳》花开何处等问题都很茫然。
然而,这些孩子在决赛中的表现却让人眼睛一亮。在规定的十五分钟内,将当场下发的“非古筝作品”《送别》一曲独立编配伴奏并演奏。几乎所有的决赛选手,都是第一次将平时“作业”当中学到的伴奏音型,独自、即兴地加以运用。虽然是第一次“创作”,但很多选手都倾注了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创作激情,将自己的“处女作”演绎的有声有色、有情有意,令专业评委大为惊讶和惊喜,甚至有的评委感叹道:这“活”让我来做,也不一定能“玩”得这么好。
其实孩子们爱“玩”,还有能够“玩”得很好的潜能,但只有加以多种音乐、人文等相关养料的滋养,才有可能生成“艺术家”而非“艺术匠”的气质。遗憾的是不少家长和老师的“挖潜”理念和能力、方法好像是远远滞后。
考级何太急。为什么不能让孩子们的“音乐能力”在“音乐素养”中茁壮成长呢?
中乐图鉴特约评论员 畅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