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看到一篇源自《解放日报》的文章:中国民乐亟待联手破“局”,单打独斗已过时。2010年7月11日晚,在东方艺术中心有一场名为“双城协奏”的音乐会。之后,举行了 “京沪民乐双城记”专题研讨会。文章说:上海民族乐团和中国广播民族乐团数十年团史上的首度“握手”同台,在用精湛艺术水准感动东艺两千观众的同时,国乐之生存、发展不尽如人意的现状,更被社会广泛关注。……中国民乐的发展近年来相对于其他艺术显得滞后,连“生存质量”也难以保证。面对困境,各地民族乐团再靠单打独斗,不联手寻求突破,就难以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文章介绍,京沪两地的民乐专家、领导对现状进行了客观分析:“作品委约、租场运作、推介新人、策划音乐季,弄到后来都是一个经费的问题啊!”看看香港中乐团那是一年9000万港元的经费啊。而且我们的大院团尚且如此,小院团就可想而知。然后大致形成两方面的共识,一是不能再单打独斗,应该建立资源共享和“跨区”开拓市场等机制,联手发展。二是借鉴西洋乐团以及国内走在改制前列的港台民乐团的经验,走职业化道路。在专业、高效的管理模式下,解决资金来源、市场运作、演出季推行、建立曲目库等关键问题。只有这样,才会推动打破僵局、开创民乐的新局面。同时更有专家呼吁:当今做民乐,一定要有信仰。
应该说,专家的讨论很是专业,真让我们小百姓“开眼”。不过总还有些担心和疑问,很想请专家们解疑释惑。
首先是“联合机制”会不会与职业化模式产生“利益分歧”的矛盾?那些合作、协作的规定或协议,会不会落下个“写过了就算做过了”的结果,到头来只是“认认真真走过场”?
其次,据知情人士介绍,港台的国乐团体也好、新加坡华乐团也好,都是以其自身过硬的职业机制、职业规范、职业精神和“职业成就”,才牢牢吸引了政府投资、赞助人和演出收入这些资金来源。很担心我们这里的职业化是否能走到这样的标准高度,来拯救民乐。万一弄得像十几年“伪职业”的“职业足球”一样,那就不仅仅是瞎耽误工夫,简直是贻害无穷了。
还有一点似乎是被遗忘的,也是更为重要的,那就是民乐市场的主角——那些爱好民乐的观众。
为什么这样的研讨会不到观众中去开,去听听那些潜在的“掏钱”的“主角”们的意见呢?民乐院团再怎么“折腾”机制,最终要让作品说话,而且这些作品最终得让最广大的观众愿意掏钱。
很长时间以来,许多院团的新作品好像都在追求“新、奇、大”。技巧的堆砌、音响的猎奇、时空的扩大,动辄就是大型“协奏”,把“台下”的老百姓都吓走,剩下“台上”的自娱自乐“瞎奏”。这可能也是“名和利”闹的,要参加国际比赛,不玩弄技巧不行;要让政府出资,作品不大不行。于是,那些《赛马》甚至《梁祝》之类的“音乐小品”,只能无暇顾及了。
如果换个角度想想,不论作品大小,为什么就不能把“迅速流行、易于推广”作为奋斗目标呢?看看流行音乐,从来就忌讳“曲高和寡”,始终追求贴近观众,变着法的满足观众各种口味(当然指健康的那一部分),搞得观众是不是“粉丝”都能“爱我所爱”地哼上几句。他们创作的作品不仅要让自己“心动”,更看重的是要让观众“动心”,然后乐于掏钱。当然,这还不仅是个钱的问题,双方的情感体验所产生的共鸣,一定是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催化剂,这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民乐的专业院团,有没有必要像流行音乐那样,把观众情感体验的“三度创作”,作为与作品的一度、二度创作同样重要的整体,一并考虑呢?同时,再进行“市场细分”,号准不同层面观众情感体验的脉搏,真正能够实现“仙乐风飘处处闻”的盛景,那该是中国民乐多么美的一种境界。
老百姓很现实,过去那些《牧民新歌》、《战马奔腾》、《茉莉芬芳》之类作品,我能懂,我也能弄得了,所以在弄堂里都能常常听到。因此也有了广泛的“人才基础”和“观众基础”。现在虽说各种娱乐诱惑太大,与当年不可同日而语,但喜爱民乐的人还是大有在。不过要是你弄的东西,动不动就是半小时的协奏曲,动不动就是听不懂的“无调性”,那对不起,那就你走你的阳关道,我哼我自己的小调。你想让我掏钱买票,我可不想花钱买罪受。你要是给我“赠票”,那还得看我有空没有空。
中乐图鉴特约评论员 阳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