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爬坡人心语——刘德海琵琶文集《琴海游思》品读拾零(13)

本篇可视作编者阅读刘德海琵琶文集《琴海游思》的读书笔记,将分为多期发布。此为第13期。
本篇于《琴海游思》文集的全部六十篇文章中挑选了五十余篇,整理摘录了二百五十多个段落(内容合并摘录的段落计为一段),并对其中一百八十余个段落进行了解读,其余段落被引用于解读文字中。本篇的棕色字体为原文选辑内容,黑色字体为编者品读内容,括弧中的内容除所选各段末尾页码标注和特别说明外,均为原文。

WechatIMG1362.jpeg
刘德海丙申年(2016年)青岛留影


《刘氏琵琶创作之路——二十五条提纲》


历史时空感——
突破西方传统与现代二元对抗论,
过去、当下、未来同在一条航线之上。
一切音乐皆为现代音乐,
立足当下:为未来创造新传统。

开放性审美观——
古今中外,
天南地北,
皆为我用。
欲问琵琶从何来?
西域姑娘中国心。

回归思路——
保守加激进:
退而有求,
求而有得,
得而有进,
进退自若。
琵琶兴旺之道。
(第197-198页之“第一条”至“第三条”。破折号为编者所加)

有了“过去、当下、未来同在一条航线之上”的理念,才会有“一切音乐皆为现代音乐”的观点,进而建立“立足当下:为未来创造新传统”的逻辑和目标。
将音乐的历史进程视作联通古今和未来的同一条河——所有的音乐都归于同一首“古今历史”这部“大作品”,具有“激活音乐史”的重要意义。音乐之河一路前行,横有四通八达之细流汇聚——如琵琶源于“西域姑娘中国心”;纵可顺流逆流上下求索——如琵琶发展之“保守加激进”,都能“进退自若”。


琵琶解读——
琵琶四王,得力于四神:
日神经典,
酒神通俗,
土神民间,
海神探索。
四王尊崇神意掌管琵琶情商,
四王和而不同多元一体,
琵琶之体彰显中国中庸谦和文化。
(第200页之“第十条”。破折号为编者所加)

“琵琶”两个字的上半部共有四个“王”字,原本倒是如文中所言,能够“各司其职”地体现出“和而不同多元一体”的文化境界。走到今天,不知是否因为“和”久必分的缘故,琵琶颇有“四王争霸”而互相掣肘之势。


风格突破——
琵琶回归江南摇篮,
丝竹审美确保“熵”值。
跳出江南去何方?
西域路上有新声。
《秦俑》《白马驮经》《昭陵六骏》,
接下来是那一首?
(第203-204页之“第十九条”。破折号为编者所加)

2013年在上海崇明举办的“刘德海从艺六十周年音乐会”上,刘德海在介绍《昭陵六骏》创作背景时说:“我在江南的摇篮里得到很多很有力量的文化东西,现在要跳出江南,也是‘母亲’对我的要求。本来琵琶就是从丝绸之路到长安大唐,从北边到南边,所以呢,我一面是回归江南,一方面又跳出江南……”这里的“母亲”应该是指江南文化,刘德海在琵琶文集的《博爱•故事•语言(口述文)》一文中说:“琵琶母亲在江南,姥姥在龟兹,琵琶人日夜思念龟兹姥姥。” (第260页)难怪刘德海的琵琶既想着回江南“妈妈”家,也想去西域“姥姥”家。“中外混血”的琵琶琴音发展至今虽然有小家碧玉、江南灵秀的基本“定势”,但毕竟几百年前就经过《十面埋伏》等武曲的风雨砺炼,独具“外柔内刚”的秉性。因此,无论如“昭君出塞”一般去“姥姥”家,还是如“文姬归汉”那样回娘家,相信琵琶声韵的历史“宽度”,足以演绎千百年历史的精彩,也足以充分展现出琵琶琴弦上非凡而多彩的风韵。


《阅读赵沨——纪念赵沨诞辰一百周年》


关于民族音乐专业的建设,赵沨提出新的观点:“要求学习中外创作技术,再进而加强古汉语、历史学、文献学、社会文化学的课程,民族音乐专业的学生应该既是演奏家,又是创作家,又是研究者——具有一身而三任的学力,这样才能走刘天华、王光祈、杨荫浏等先贤们的道路。”(摘自《文集》第24页〔《文集》指《赵沨文集》——编者注〕)这些观点正是当今二十一世纪培养通识人才的教育新目标。赵沨这一个既回归又创新的思路,眼下音乐学院还没有实行。相反,“单大一”专业加上“多而杂”的学分制,把学生独立思考自由创作的空间统统挤压掉了,学院还能有创新人才出现吗?(第210页)
让音乐专业院校的学生拓展多种中外音乐专业的学习,进行复合型的研究,不止于培养复合型人才,更有利于学生为进行音乐艺术创造活动而拓展文化艺术和学养学术的空间,这和单一专业“多而杂”的学分制有质的区别。同时,通过多专业的涉猎,还能真切“测试”自己的专业爱好和特长,看看自己适合吃老天爷赏的哪碗饭,或许会在长年闭门拼搏的“入学专业”之外,有新的心仪专业的发现,从而对未来艺术之路进行再次专业或副业的“定位”。


赵沨有言:“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文艺思潮在我们队伍中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前者是以自我中心的反传统,发展到反文学、反音乐的荒谬境地。后者比前者更为自由和激进。”他引用评论家杰姆逊一段话:“后现代主义的特征就是全然摒弃美……把一切都打上商品化的印证,反文化、反文学、反艺术成了一种时髦。”(原载于《音乐研究》,1990年,第3期。)……赵沨以他敏锐的文化视角提出这些看法,在当今也是一种警示性的忠告。(第211页)
“现代主义”以商品化吞噬着美,故而专业艺术院校在进行美的教学、传承的同时,特别需要强调让健康的美学思想在学生心中扎根,形成“美的定力”,因为未来商品社会的文化环境,需要他们进行“美的净化”。但愿专业艺术院校能够杜绝商品化,不然或有现代主义去“吞噬未来”之忧。


赵沨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未能写上“美育”二字深表遗憾。……“教育是创造一代新人的重要手段,而美育教育则应该贯穿一切教育科目之中。”“美育教育,归结到人的审美能力上去,审美能力是创造精神文明重要组成部分,它建立在智力和价值之上。” (第212页)
美育教育、审美能力的培养不仅应该“贯穿于一切教育科目之中”,也应该渗透在生活,尤其是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而这些方面的缺失,似乎又是由来已久。书法追求“个大为美”,唱戏追求“声高为美”,街景追求“统一为美”,演奏追求“炫技为美”……都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审美的贫乏。美学思想、思维的形成,需要从小到大长期的熏陶,在如今分数的压力下,有多少家长会带着孩子走进各类博物馆、音乐会、美术展、艺术展、国宝展……还能事先做足功课。没有足够的美育来“强身健体”,他们将来如何能抵御“现代主义”或有可能不断翻新涌现的“后现代主义”对美的吞噬。


市场上所宣扬的“多元文化”迅速膨胀,“多元”成了一大筐,什么东西都往里装。“多元”缺失“一体”的方向把握,音乐创作表演等领域已进入热闹而无序的状态。某一类好奇求怪的新音乐,在同质化、齐一化的万花筒里转来转去,找不到精神家园的归宿。另一类玩世不恭感官刺激的庸俗娱乐音乐的泛滥,极有可能陷入“娱乐至死”的险境。祖宗和前辈培育的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和而不同”“多元一体”大格局已经严重断裂,音乐界形势吃紧。(第214页)
如今文化界的所谓“多元一体”,确实有点像往一个筐里装土豆,造型再怎么“奇形怪状”也只是“同质化”的土豆而已,实在谈不上“多元化”,最多看看有“多圆”罢了。
多元一体之“一”不是一个装土豆的箩筐,而是一座花园,入园的则是品种繁多、各具特色的花木之“多”元。如此,则是由“一”来贯穿或包容着“多”,而“多”更是丰富了“一”,甚至可以“多多益善”进而拓展“一”,使其得以花开四季、春色常在、永葆生机,这才是多元一体、和而不同的真谛。
  


《刘氏琵琶盘点》


这几年,我们以新的教育观念营造一个“刘氏琵琶大家院”,在大家院里传承艺术活动和处理人际关系。
我们大院的心声是:承接先辈敬业乐群、尊师爱幼的教育精神,师生共同组成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课堂成为情感交流的场所,在互敬互爱、平等和睦的氛围中轻松快乐弹琴,减缓来自外部社会负面的压力。我们不为社会喧闹而苦恼,做人低调,弹琴高调,以清远高洁的人格和音乐正声,抵御社会歪风,在琵琶日进度里,树立我们的幸福感。“为未来创造新的琵琶传统”成为刘家大院师生奋进的动力之源。(第227-228页)

就弄乐人的数量而言,琵琶早已“干不过”古筝了。原因也简单:琵琶作为中国“弹拨乐器之王”虽然韵味隽永,但上手有点难,尤其琴童手小,大琵琶按弦难,小琵琶不好听,轮指太枯燥,学成时间长。古筝则不然,声音爽利,上手容易,见效快捷,市场欢迎。于是,连许多琵琶专业的老师也开始“筝筝日上”,以副业“养”专业。可见,琵琶式微多缘于“耐不住寂寞和贫穷”。在这种文化生态背景下,“刘氏琵琶大家院”的无视喧嚣专注弹琴、净化人格崇尚正声的“家风”更显得难能可贵。这个幸福的琵琶之“家”决意“为未来创造新的琵琶传统”,应该不仅指“琵琶艺术传统”,还包括“琵琶人文传统”。


音乐演奏完毕之后,在书、言、念三个空间中进行不同程度发酵。长此以往,崇尚理性者,非把音乐说清楚写明白不可,以致意会的空间被理性话语全部填满,音乐陷入玄而又玄的神秘哲学的解读,抑或放弃意会及话语的空间,直接沉迷于纯理性及数字的表述。音乐钻进象牙塔成了断了血脉的文物。
艺术形式,如绘画、雕塑、书法等艺术家与人的交流是间接的、静态的。音乐、舞蹈、戏剧等是艺术家与观众直接的动态的交流。唯有音乐是最富有感情的抒情艺术,在审美活动中只能通过人的意会真正感受美感。(第228页)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名作,据说莎翁有一句名言:“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真人演故事尚且让人感受各异,何况用“模糊语言”表达的音乐。
作为各种层面的欣赏者来说,听一首小约翰·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圆舞曲》的感受各不相同,也许每个人在不同年龄、不同情境的欣赏感受还会有变化,甚至在知道了作品是1866年奥地利帝国于普(普鲁士帝国)奥战争惨败后,为遣散维也纳民众沉闷情绪而作的背景后,听曲心情也会有新的变化,这些也只能是“意会”而已。而作为“乐评”人来说,写一点自己的感受亦无不可,但是将自己的感受或“探秘分析”为作品“贴标签”,或有“强人所难”之嫌。有的“乐评”认为“蓝色多瑙河”之“蓝色”意指纯洁、宁静、神秘,尚属“意象”之说,或可谓一家之言姑妄听之。有的则认为“蓝色”是“作者希望多瑙河永远清澈”,并将多瑙河水一年中呈现各种颜色的天数作为“凭据”,生生将世界名曲变成了“科普”对象。

WechatIMG508.jpeg
刘德海文集《琴海游思》封面   


(未完待续)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