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中国戏曲,我就想起欧阳予倩老师当年给我们上课的时候讲的一句话:“作为一个中国导演如果不懂戏曲艺术,没有资格成为中国导演。”当时学校为我们安排了戏曲身段和折子戏课,老师分别是侯永奎和马祥麟,以及文武场课,我学的是京胡和小锣,老师是中国京剧的老艺人,还学了“工尺谱”。这样,我就对中国戏曲有了新的认识。
排戏时,我看到希腊戏剧有它的程式,从哪里上场有规定,我们也有上场门、下场门;他们有高底靴,我们也有高底靴;他们有面具,我们有脸谱;他们载歌载舞,我们也是。两者可以找到结合点,1989年《美狄亚》就是这么产生的,后来此剧到欧洲、亚洲和拉丁美洲许多国家演出,据不完全统计,国外演出超过了250多场,受到极大的欢迎和好评。还有2002年上演的根据古希腊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的《七雄攻忒拜》和索福克勒斯的《安提戈涅》改编的河北梆子《忒拜城》,由郭启宏任编剧、河北梆子界的彭艳琴、王洪玲、刘玉玲三位梅花奖获得者担纲主演,是北京奥林匹克文化节的重大演出。这出戏也曾多次参加国际戏剧节的演出,受到国内外观众的好评和喜爱,今年5月还专程赴我国台湾演出。前不久,由文化部主办的第四届全国地方戏(南北片)优秀剧目展演上,中国评剧院演出了《城邦恩仇》,改编自古希腊经典悲剧《俄瑞斯忒亚》三部曲,该剧融合了三部作品的内容,讲述了古希腊迈锡尼城邦国王阿伽王率领大军攻打特洛伊之后引发的一系列故事。我用戏曲形式演绎了三部古希腊的悲剧,用了三种不同戏曲表现形式(传统戏曲服装的、新编历史剧的新创服装的、古希腊服装的),我希望做到东西方戏剧的“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像咖啡加牛奶一样。实践证明我的想法是可以做到的!是中外观众都可以接受的。
国外的经典,不管是英国的还是希腊的,都是属于世界的。我只是在这个潮流之中做了几个实验,对这些实验我现在仍然信心较足。第一,就是美学原则的掌握。中国戏曲和古希腊戏剧的两个美学原则是可以互补的。第二,就是一定要对经典,不管是中国的经典还是外国的经典都要有敬畏的精神。“敬畏”最重要的,是对经典的思想立意、人物基调等这些东西,不能去胡解构和颠覆。第三,一定要找到东西方戏剧和审美的契合点。以评剧《城邦恩仇》为例,它既要表现古希腊戏剧简洁、庄严、肃穆的神韵,又要展示中国戏曲的虚拟、写意、象征之美学特征。这个戏是用古希腊的服装、布景,用评剧音乐、表演结合古希腊戏剧的雕塑性来演绎这部戏,是两个古老剧种的融合。我们可以看到,现在观众的审美习惯多元化了,什么都能接受,看这个戏感到别扭的观众是少数。
归根结底,中国戏曲太丰富了,我只不过接触了一点皮毛。世界戏剧的遗产也是很多的,各个国家都有,最根本的是剧种的特色不能变,你不管怎么改,特色一丢,人家就不承认了。所以,改革不能改了“姓”。
对罗锦鳞先生《中国戏曲改革不能改了“姓”》发言的几点联想
一、“文化嫁接”是“高风险”的艺术项目。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文化也是如此,不同的文化土壤一定生成不同的文化特征,或者谓之“不同根不同姓”。对不同特征的文化进行融合、嫁接,应该是一项风险极高的艺术实验,比如不同的文化特征如何做到既能有机结合,又能各展其美?嫁接出来的艺术样式以谁的特征为主,如何能避免“四不像”?而从根子上说,选择怎样的两种或几种文化进行嫁接,才算得上是“咖啡加牛奶”而不是加了醋。可以说,未知的风险伴随着嫁接的整个过程。
二、文化特征多凝聚在形式表现方面。
每一种艺术样式都有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一种艺术的形式与其所承载的内容会逐渐形成适宜和默契的状态,进而成为这种艺术样式的审美习惯和审美理念。虽说是形式为内容服务,但内容或者说题材的不同选择,也会对形式产生很大的反作用。不过总体来说,“姓什么”的艺术特征主要还是凝聚在形式表现的方式、程式当中,所以在艺术形式方面的“特征鲜明”至关重要。比如印象中的芭蕾舞应该多是表现古典题材的内容,但是当《红色娘子军》、《白毛女》等现代题材搬上芭蕾舞台时,形式上注重的还是芭蕾语言——虽然增加了不少射击、刀劈等“硬邦邦”的肢体语言让人颇觉不适。这种芭蕾语言也是让作品从审美习惯的“不适应”变成“经典”的一种“保障”。就文中所述的、改编自古希腊故事内容的河北梆子《忒拜城》、评剧《城邦恩仇》,以及上海京剧院根据雨果小说《巴黎圣母院》创排的《情殇钟楼》等,也是在形式上立足于本土文化的河北梆子、评剧、京剧等艺术形式。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引进的是一种艺术形式,来表现本土文化的题材,那么在这种形式中注入与内容相宜的本土文化特征也应该是必须的,否则,让歌剧《洪湖赤卫队》的韩英来上一段“咏叹调”也是难以想象的。只有让引进的艺术形式逐渐打上“本土化”的烙印,才会有“(中国)民族歌剧”的形成。
三、在中西文化交融中坚守“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中西文化的交融当中,在艺术形式方面最应该注重的是“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和“有机结合”等几个方面,这样的交融更能够在保障一种艺术形式特征鲜明的基础上,得到表现手法上的优化,从而使作品得到升华。在这方面,京剧现代戏的实践应该是非常成功的。在引进西洋交响乐的编制、编配过程中,在“为京剧服务”的主旨下,经过了有机的调配,不仅保证了京剧音乐当中文武场的绝对主导地位,更让交响乐配器为传统京剧音乐、京剧程式化表演以及戏剧情境等,起到了烘云托月、渲染强化及丰富情感体验等作用,同时也结合得浑然一体、相得益彰。与此同时,新的作曲理念和交响化的配置,还实现了把传统京剧音乐的“一曲多词”模式,改造成了每一曲都“定腔定谱”的全新音乐样式。这样“以我为主”的中西音乐融合,使京剧音乐乃至京剧艺术跃上一种全新的艺术境界。相比之下,像交响音乐《沙家浜》之类的“嫁接”,虽然是用交响音乐移植改编了《沙家浜》的京剧音乐,但没有了京剧文场“三大件”的鲜明特征,流派唱腔的味道也被美声等唱法所代替,这些特征的缺失,使得其影响力也远不及京剧《沙家浜》。
四、同一片文化土壤生成的艺术品种更适宜“嫁接”
在一片的适宜的艺术土壤里,通过嫁接来培育新的、优良的艺术品种,在历史上不乏成功先例。比如国粹京剧,就是通过徽剧、秦腔、汉剧合流,并融通昆、梆等艺术糅合形成。从戏曲发展历史的角度审视,当时的徽、秦、汉、昆、梆等剧中已经较为成熟,行当齐全,音乐也较为丰富,由这些较为成熟的、优质的“艺术种子”进行混合“嫁接”,自然是为生成京剧奠定了“优生优育”的高起点,这应该也是为京剧最终“荣膺”国粹美誉提供了良好的先决条件。而从大背景来说,无论徽、秦、汉、昆、梆等剧,还是之后“脱胎”而来的京剧,都是根植于华夏文明的同一片文化土壤,有着相近的人文理念、文化理念和审美理念,这就使得“艺术嫁接”有了相融的“基因”和语言沟通平台,在“嫁接”融合过程中更容易产生良性的艺术“化合”作用。
《中乐图鉴》特约评论员 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