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对中国乐器丝弦声韵的再认识

编者的话
琴弦,作为弦乐器之音源,对乐器声音色彩的影响不言而喻。几千年来广为应用的蚕丝弦,为中国传统弦乐器塑造了温润、宽厚而不失强劲的审美印象,与自古以来崇尚自然、中庸、圆融等美学思想和道德精神颇为契合。至20世纪中叶,钢丝弦似乎在一夜之间对弦乐器的丝弦完成了替换。琴弦材料的变化虽然不会改变各种弦乐器的特征性声学品质,以至于不知为何种乐器,但整体弦乐器的声音色彩产生了明显改变,一种明亮、清脆而爆发力强的金属器声开启了“钢弦时代”。
走过了大半个世纪,淹没在“钢弦时代”的千年丝弦“情结”,以其强大的集体文化记忆和美学魅力,依然萦绕于琴人心中。丝弦文化之所以能越千年而为今人难以忘怀,自有其值得探究的文化根由。因此,在新的时代回望从远古一路走来,却又迅速“夭折”于现代的丝弦,从文化、制艺、演奏、声学品质等各层面,应该可以有多重视角的解读和再认识。
2019年11月24日,在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举办的“纪念华秋苹《琵琶谱》刊印200周年研讨会上,上海大龢堂乐器文化工作室艺术总监沈正国就丝弦再认识议题作了发言,之后与《中乐图鉴》本部陈书明在此基础上共同撰写了《对中国乐器丝弦声韵的再认识》一文,对丝弦的前“事”今“声”作了进一步的梳理,并于《人民音乐》2020年3月号发表。在此与乐友分享。
WechatIMG127.jpeg
《人民音乐》2020年3月号刊载本篇《对中国乐器丝弦声韵的再认识》   

                                                对中国乐器丝弦声韵的再认识

钢弦替换丝弦的“进化生存”与“文化割裂”
中国乐器“八音分类法”有“丝”类,意味着两千多年前的周代已流行丝弦。虽然千百年来乐器用弦亦出现了羊肠、牛筋、马尾等多种材料,但丝弦无疑是流传至今的弦乐器文化符号。从奚琴到二胡,从唐代琵琶到近代琵琶……无论乐器形制如何演化,都有丝弦声韵贯穿始终,甚至影响到了周边国家的乐器文化。
然而,进入20世纪中叶,在一场新时代“乐器改良”的热潮中,几乎所有的弦乐器都完成了钢弦对丝弦的替换。从乐器发展史的角度看,这次弦乐器的声学品质几乎是瞬间“刷新”,连明显的过渡期也没有。
丝弦式微已经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在钢弦“一统天下”的当下,当我们极目乐器文明、丝弦文化的历史长河,再回望当年的这场“琴弦革命”,应该有诸多“再认识”的必要。
这次“钢弦替换丝弦运动”,看似一次乐器改良的结果,实则是一次乐器文化的变革。客观而言,在工业农业集体化,民族器乐交响化的大背景下,以钢弦的亮度、强度、张力和稳定性等优势,替换在这些方面“羸弱”的丝弦,这种“进化”的确使许多传统弦乐器在“激情岁月”得以“适者生存”。而另一方面,多少年来“三五知己、丝竹雅集”的传统音乐文化生态也受到了巨大冲击,贯穿乐器发展数千年的丝弦声韵也就此几成绝响。这样的一种“文化割裂”,也对千百年来传统器乐自修正心、自强明志、自娱怡情等“内向”文化属性,开始转向讴歌与宣扬等“外向”特征,产生了不言而喻的影响。
这次琴弦替换不仅是乐器改良导致了音“质”的变化,更在一定意义上是文化层面“质”的“嬗变”,对传统乐器文化、音乐文化乃至人文精神的解读传承,产生了“基础性”的影响。


蚕2 031.jpg
蚕茧,以天然之丝孕育天籁之音的方寸宝屋。
   
IMG_8118.jpg
从诞生“八音分类法”的周代算起,丝弦文化已是源远流长。图为明代宋应星科学著作《天工开物》中的手工制丝场景。   

se20578771.jpg
20世纪中叶“钢弦替换丝弦”的乐器改良之举席卷全国,迅速进入了钢弦时代。图为天津市中华乐器厂的二胡钢弦包装。   

可以替换难以替代——音源琴弦是乐韵之魂
半个多世纪前的“钢弦风暴”可谓是在“天时地利人和”中应运而生。虽然钢弦的金属声韵与丝弦声韵差异明显,但缘于乐器的结构形制没有根本性改变,从而保证了各种弦乐器“基础音色特征”的美学印象不变,至少不会把二胡听成板胡、琵琶听成柳琴。而钢弦明亮的音色和稳定的音质,正是时代精神和器乐发展所需要的“强音”,舍弃点“丝韵”也不足惜。
然而,相对钢弦的金属之声而言,“道法自然”的丝弦情结已在人们心中盘桓了两千多年,其中蕴含着人们对那种温润、自然、宽松、沧桑等“天籁”色彩的审美认知,那是一种建立在“礼乐正声”、天地大道等传统人文意义上难以磨灭的集体文化记忆,不可能一朝“失忆”。因此,在钢弦实验之初,就有在金属芯弦之外加缠蚕丝、尼龙等工艺,以期遮蔽一下“金声”而多留一分“丝韵”。另外还有参照丝弦制法的钢绳琴弦试制和应用,同样出于对丝韵的留恋。一些古琴、京胡等弦乐器的操弄者,甚至从未舍弃过使用丝弦。
所谓激弦而鸣,琴弦恰如弦乐器的“心脏”,钢弦替换丝弦好比实施了“换心”手术,虽然使得各种弦乐器在新时代环境中“存活”,但丝韵之“魂”的缺失,无论在弦材物质上还是文化心理上,都是钢弦“金声”难以弥补和替代的。即使从艺术多元化的理念出发,弦乐器的类别中也应该让丝弦“魂归故里”,占有那无可替代的一席。


屏幕快照 2020-09-09 上午10.17.58.jpg
显微镜下的丝弦所制二胡内弦。可见绞制丝弦的细微结构及“内芯空虚”之状,其实丝弦由千百根不同粗细的蚕丝集合产生的振动空间,正是生成音质宽厚强劲、音色饱满多彩、穿透力和表现力“从心所欲”等良好声学品质和演奏体验的天然优势。   

_MG_1184.JPG
为钢丝芯弦加缠铜丝、蚕丝、尼龙等“辅料”,以期遮蔽一下金属声而多留一分丝韵,是从“钢弦时代”开启之时就有的工艺,足见千年“丝弦情结”之难以释怀。   

IMG_9143 (1).jpg
一种钢丝弦的分解:芯弦为钢丝,中间缠丝线,外层缠尼龙。其实所谓钢丝弦从一开始就不是“纯钢丝”弦,所以有许多人都称其为钢丝尼龙弦。   

新时代需要重新认识优质丝弦的声韵
    当年丝弦的抗拉强度差、音准不稳定、音色不够明亮等诸多问题常为人们诟病,进而被认为是民乐交响化的羁绊。这其中有一个“所以然”的原因,那就是20世纪中期的丝弦质量已经落入低潮,相当多的劣质“丝声”给人们留下了极端不良的印象。
中国的丝弦制造历史悠久,宋以后的资料更是丰富而详实,涵盖了养蚕、选材、缫丝、工艺、气候、配方等各个方面。至近代乱世丝弦业凄凉败落,抗战期间制销优质丝弦硕果仅存的杭州“回回堂”歇业,自此丝弦品质一蹶不振,优质丝韵难得一闻。
其实无论手感还是声韵,丝弦品质优劣的差异还是很大的,上佳的丝声定然能拨动心弦,不然何来“江州司马青衫湿”。聆听卫仲乐前辈在20世纪中叶用丝弦琵琶演奏的音响资料,既有《阳春白雪》那种蕴含人文气息的宽厚典雅,也有《十面埋伏》不输钢弦的大气磅礴。
如前所述,在当年的“钢弦洪流”中,民乐人还是对千年丝韵有所留恋,但囿于当时丝弦品质的状况以及科技水平、制弦技艺等,丝弦之声无法满足时代的要求和“琴人们”的审美。时至今日,丝弦业已被唤醒正在复苏,尤其日本业界发展迅速,既有通过科技手段的高仿丝弦,也有优化了传统制艺的纯正丝弦,无论抗拉强度、音准稳定以及声学品质,都与50年前不可同日而语。从现场演奏或音像资料都能感受到这种新时代丝弦的魅力。演绎传统古曲无论弹唱独奏,都是一种原汁原味的历史回响,而在现代风格的音乐组合中,一样以醇美的音质展现了丰富的音色表现力和音乐张力。这样的丝韵也许正是当年梦寐以求的音效,如果那时就有条件走上一条坚守“道法自然”的丝弦“自强”之路,而不是用钢弦来做“换心手术”,那么如今的弦乐器“声色”或是另外一番丝韵音效,而千年丝弦的文脉也能够得到延续,不至于让当今的琴童不知丝弦声为何物。
50年前的丝弦印象需要在新时代更新,50年前优化丝弦的“初心”,更使我们没有理由拒绝在新时代重新认识和体验“老弦新韵”,听一听现在的优质丝弦——这复苏的弦乐器心脏“心音”如何。面对丝弦制艺的发展和不灭的“丝弦情结”,但愿民乐界能够“不忘初心”。

回回堂包装用纸副本.jpg
始自明代的老字号“回回堂丝弦”在抗战时期歇业。图为“回回堂”丝弦包装用纸。   

奚琴与阿炳二胡.jpg
直至20世纪中叶之前,多少年多少代的弦乐器改良和发展,丝弦从不缺席而贯穿始终。图为唐末胡琴始祖奚琴仿件(左)和民国时期民间音乐家阿炳所用胡琴的仿件。   

丝线和钢弦的声音解析(蓝丝红钢).jpg
丝弦和钢弦的声音数据解析图(蓝色是丝弦红色是钢弦)。在钢弦的审美印象已经“固化”的当下,即使以现代人制定的声学品质标准检测,在听觉范围的主要音量区间,优质丝弦的音色指标依然优于钢弦,其更令人感到亲近和舒适,千丝万缕的丝弦更能表达人类的万千情感。这种古今审美“同频”,不仅体现了先贤令人惊叹的智慧和品位,亦明证了丝弦文化超越时空的艺术魅力。   

丝弦声韵是传统音乐可供比对的文化坐标
钢弦自20世纪中叶盛行以来至今依然“声”机勃勃,证明其自有历史抉择和文化价值的合理性。也有学者认为,钢弦时代已经过了半个多世纪,钢弦的品质、声韵也在不断优化,已经成为了一种新传统,也得到了大多数国人的认可,并已经适应了这样一种靓丽音色的审美体验,故而丝弦足可淘汰。
然而,文化渐进发展的规律和多元审美的需求,让中国弦乐即使在这钢弦时代,也依然与丝弦文化“藕断丝连”,而且不乏“再闻丝声”的呼声。
实际上,两千多年的丝弦声也是不断完善地一路走来,到了20世纪初业已积累了相当高度的制弦技艺和文化底蕴。如今丝弦虽已“失声”多时,但幸好我们既有当年优质丝弦演绎的音乐作品资料,尽可体验纯正丝韵,也有现代优质丝弦颇可比照。我们不妨以这两千多年积淀的丝韵高度作为参照坐标,看一看我们在“钢弦时代”一步步的发展,已经离“丝弦之家”有多远,走到了哪一个“文化驿站”,还将去向何方。同时,在“常回家看看”的时候,还可以探寻“老家”是否还有什么有益的、蕴含文化底蕴的“家风”、“家训”可以适用于当下。
以琵琶一弦为例,早期钢丝外缠尼龙的琴弦还剩多少“丝味”?以丝弦制法合股而成的钢绳弦与蚕丝弦有何异同?当如今裸钢丝的“金石之声”,将丝弦琵琶那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玉珠”变成了“钢珠”,两者不同的审美体验又有多大的差异?
除了结果的比照,在琴弦发展方向以及相关理念等方面也颇可考量。比如借力科技对天然丝弦进行优化,其传统丝韵“还原度”如何,在稳定性及抗拉强度等“弱项”的改善是否已能够和钢弦媲美?借鉴传统丝弦制艺“合股”结构制造的钢绳琴弦,已经开始从数股向数十股实验,其声学品质与传统丝弦相比较后,是否能算作一条可行之路?民乐先贤能将丝弦乐器演绎得如此有滋有味,是否与丝弦特有的演奏技法有关?同一种乐器与丝弦或钢弦相配,在乐器制艺、乐器音质类型及乐器使用时段等方面有何关联?除了交响化之外还有各种器乐形式,民乐审美也有各种需求,那么,各具特点而难以互换的钢丝裸弦、钢丝缠弦、钢绳琴弦、传统和现代多样化的丝弦等,是否应该“平行发展”各得其所……
诸多比对并非仅仅事关琴弦,更是两千多年的丝弦文化走到今天成为一个文化坐标,可以让今人通过比对,来考量当下和未来文化生态、审美理念、美学品味、艺术高度等发展的方向。

IMG_7524.jpg
钢绳弦分解示意。借鉴古代丝弦制法,以七根钢丝绞合成钢绳芯弦,外缠丝线、铜丝、尼龙丝等物。钢绳缠弦紧随钢丝缠弦,在“钢弦时代”开始不久即实验完成并应用至今,而且还出现了数十丝绞合为钢绳芯弦的新品,可谓是寄托“丝弦情结”之弦品。   

IMG_4891.jpg
日本业界以新时代的工艺方法所制丝弦,其抗拉强度、工艺品质及声学品质等技术指标得到了非常明显的优化,与中国“琴人”印象中的“老弦”已不可同日而语。   

丝弦之声:专业院团学府不该漠视的古乐遗音
多年来民乐界每每论起如何解读、了解传统音乐,总是感叹无法体验到宫廷、民间等古代音乐,只能在文献诗词、出土文物等古代资料中间接意会。甚至有的专家认为从某种角度上说,中国就没有传统音乐,因为涵盖在传统音乐之内的古代音乐谁也没听过没看过。
然而,如果从积极的角度而论,我们虽然难得古代音乐之“乐”,但毕竟可以从编钟、编磬等文物体验古代音乐之“音”。尤其是绵延两千多年,撑起古代音乐半壁江山的弦乐器,其丝弦之音更是古乐不可或缺的特征性元素,蕴含着古乐之神韵。丝弦之音为我们提供了真切的古代音乐的“镜像”,为我们解读、研究古乐提供了文化思想倾向和音乐审美方向。
有大量的古代音乐研究依托古代文献和出土文物,而身边看得到听得见的古乐遗音——丝弦之声,却似乎被漠视了。解读古代音乐可以从遗存的出土文物和“非遗”的文献资料入手,若加上“非遗之声”的丝弦声韵岂不是更加“琴”真意切吗?
其实民间确有古乐研究的团体存在。他们严格依据唐代实物遗存数据资料进行琵琶、古筝等弦乐器复制,并张以优化的丝弦;他们整理古乐曲谱,体验扁平形制、仅数个音位的丝弦琵琶所产生的音效和表现力,体会丝弦之声在弹唱之时与人声相谐的感觉,同钢弦的金石之声有何差异……他们的实验似乎是用丝弦之声这把钥匙,试图打开通向古代音乐的大门。
这无疑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只是影响力有限。如果音乐专业的院团、高校能以历史发展和文化定位的高度深入其中,无疑具有重要的社会引领作用。假如弹惯了几十年钢弦琵琶的音乐学院老师能够从文化传承的高度,从头开始认真学习丝弦琵琶的演奏技巧,同时深入研究丝弦文化;假如在向学生介绍清代《华秋苹琵琶谱》的同时能用丝弦琵琶奏一曲谱中的《霸王卸甲》、《月儿高》;假如民族乐团能够以据实复原的丝弦乐器组建丝弦乐队;假如音乐学院能够设立与古乐丝韵相关的专业学科……这样的“愿景”接续的不止是隐遁半世的物质丝弦,更是续写了有声有色的丝弦文化和传统音乐文化的千年乐章。


DSC00112.JPG
清嘉庆年间刊行的《华秋苹琵琶谱》内页选。线描图上工尺谱,《霸王卸甲》琵琶谱,这样的乐谱或许就应该是丝弦琵琶才能酿造“原汁原味”。   

IMG_5450 (1).jpg
国乐大家金祖礼民国时期所用的丝弦琵琶。

许多珍宝都是在不经意的漠视之中变成了“非遗”,但愿多少年、多少代以后,“丝声弦韵”依然没有入列任何一级的“非遗”名录。



沈正国  上海大龢堂乐器文化工作室艺术总监
陈书明  《中乐图鉴》编辑

奚琴与阿炳二胡.jpg (127.26 KB)

奚琴与阿炳二胡.jpg

丝线和钢弦的声音解析(蓝丝红钢).jpg (140.29 KB)

丝线和钢弦的声音解析(蓝丝红钢).jpg

返回列表